对话设计师丁伟:设计赋能产业发展

设计洞察

Q&A

主持人周俊夫简称周

嘉宾丁伟简称丁


周:今天的主题是设计驱动创新,感觉设计是两个齿轮当中更大的齿轮,这怎么理解?有哪些设计出来的创新产品?

丁:从两个维度,第一个设计跟产业融合发展,这是一个发展,设计成为整个产业链一环,寻找问题,定义机会,设计出来再交给供应链生产,这是一种逻辑。第二重逻辑今天特别要去关注的,设计驱动型产业和设计驱动型城市,今天大量的创业公司,在早期创始人当中,都有一个工业设计师出身,过去是做市场和技术的,今天很多设计师引导,进而产生设计驱动型产业,大的背景是什么,就是设计在整个价值链和产业链当中,从节点价值,转向系统和驱动价值,从单点转向对整个系统的引领,所以这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我觉得设计从过去的融合到今天的驱动,这实际上是一个大的脉络。

周:这一块能不能举一些例子?

丁: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像苹果最早就是设计驱动型的品牌,既包含整个商业脉络生态链的设计,又包含硬件的设计,还包含软件的设计。

周:比如他的字体。

丁:对,字体、软件的设计。我记得乔布斯有一个很经典的描述,他在上学的时候,选修过一门书法课,当时他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是当他在做苹果系统的时候,就做出了最美妙的字体,这个就是把字体和信息融合的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果没有字体的训练,他可能也设计不出漂亮的字体。

图片来源网络


周:我们来说一下,您刚才提到了有设计驱动的产业,还有设计驱动的城市,那我们不得不说设计立县计划。

丁:设计立县计划是我比较重要的观念作品,大概推动了有十年的时间,起因是什么呢?中国大概有2000、3000个县,有很多产业,但是缺少设计师,虽然当地也有很多,从高中考到北京或者上海设计师,但是他们毕业之后很少会回到当地,所以我一直在推动设计立县计划,实际上是希望建立起不同地区之间创意资源和观念的双向交互。

周:普通老百姓觉得县域和设计之间离的挺远的,您当时怎么会有想法把他们结合在一起?

丁:比较准确的讲,在十年前,县域确实跟设计之间离的比较远,因为那个时候,创意主要发生在一线城市,但是今天实际上设计在不断下沉,会下沉到县域,下沉到乡村,纵深包括模式都在产生变化。我最近也一直在推动设计驱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比如说,我有一个地区,那边产马油,可能是属于畜牧业,农业,我将它打造成化妆品,变成品牌,导入工业要素,又把当地的文化要素跟品牌的空间场景进行了融合,把当地特产,通过创意的力量转化成产品,又转化成文创产品,对它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都产生立体的推动,这是在当下中国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点,我始终主张设计下沉,不仅基于一线的核心城市,而要跟社会产生更加深入的融合。


图片来源网络


周:用十年时间把这个模式走通了,而且现在有非常好的呈现了,它有复制性吗?

丁:我自己已经复制了十个,包含山东日照、苏北的洋河、河北的邯郸、远到柳州、甚至贵州安顺。复制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也在去观察不同的县域特色,有的县域制造业比较发达,有的农业比较发达,有的有魅力的景区,我也构建了设计立县的十大模式,希望让不同的县域基于它的特色,去对应驱动它独特的路径,可以更加准确的做下去。

周:此时此刻录这个节目非常有意义,今年咱们全国是实现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接下来到乡村振兴了,特别要把目光放到村和县这个层面,您能不能再详细说一下,比如您选了新的标的县以后,它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

丁:县域里立体的设计系统,通常是这样的,比如说有一个县,他的政府也好,产业也好,协会也好,要建立起一种关系。早期我们做大量的研究,会研究从空间层面,从产业、文化层面,有了这样的研究系统之后,我会构建一个基于县域的设计体系,这个体系包含五层结构,最基础层是空间维度,就是可能建筑或者规划层面的设计,包含创意空间的载体;第二个层信息和服务层面,如何建筑更加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社会组织等等;第三个层面是产业系统,重点推动一二三层融合发展,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第四层地域、品牌系统,就像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企业一样有一个品牌,一个县域也是要进行品牌营造的。

丁:最上层是文化性,从文化到品牌,到产业,到信息服务,再到空间,架构起县域的架构体系。有了这样呈现之后,再整合很多力量推动,我推动的路径是开放式创新,我可能做了框架的设计,帮它实现一部分,其他的还要整合更多的资源来去实现这样的愿景。

周:您有十几个县,都是用设计立县的模式,但是呈现出来的样态,面貌、品牌是不一样的。您最骄傲的是哪一个?能给我们举一个例子吗?

丁:我举贵州安顺的例子,在进行当地的调研之后,我们发现他的文化脉系实际上是很丰富的,我们做了一个品牌——山水林花,它有一种画面感,用这个品牌表达地区的独特气质,我们帮它打造一系列的文创的产品,包含蜡染系列、山水系列,这几个系列包含城市的独特气质,把品牌、产品跟当地产业的融合比较完美的呈现出来。


山水林花品牌衍生品(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