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丁伟:共创设计思维让设计更有价值
设计洞察
01
“设计思维”其实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普通大众很难理解。您能否用通俗易懂的话谈谈何为“设计思维”?
丁伟:设计思维是相对于商业思维、技术思维等思维模式而言的。商业思维更注重研究市场的变化、渠道以及产品自身的竞争力;技术思维则是研究某一个问题或者探索世界的真理。而与设计思维对应的,是研究用户真正的需求。同时善于在变化的世界里,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寻找问题,通过设计的方式解决问题,并整合设计师、供应链、平台等要素,从而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所以说,设计思维是一种“发现问题-整合资源-提供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设计思维过去是设计师思考问题的方式,今天则普遍应用于商业、 政府以及产业界,已经不只是设计师专属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普适性的关系协调的思维方式。
02
您定义的设计思维是怎样的?怎样才算一个好的设计思维?
丁伟:设计思维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整合力量去突破的工作方式,是问题导向的、协调关系的跨界整合的方式。实际上今天所说的“设计”本身也已经突破了传统设计的界限。过去要推出一款产品,需要设计师画草图搞创意,找出解决方案,然后推向市场。而今天我们正逐渐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也就是一个共创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随着当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发展,获取消费者需求的手段更加多元化。在推出一款产品之前,可以通过大数据来观察某一特定市场的动向,从而发现一款成功的产品跟政策、技术或者是社会变迁中的某种需求关系。
设计思维在今天不是设计师的专属,好的设计是与消费者、技术和市场人员的共创,广义的设计思维变得比狭义的设计更有价值。
卡尔蔡司眼科设备
U+智能机器人
03
如何才能培养和提高设计思维的方式和能力?
丁伟:关键点是思考问题的角度。我们常说“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设计”。我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是充满洞察力的。比如说共享单车有一块太阳能充电板,前几代单车的充电板位置经常被贴上小广告,新一代车辆进行了改良,太阳能板上加了一个透明的盖子,盖子上的突起使小广告无法牢固粘贴,同时还不影响太阳能板采光。这就是洞察到问题之后改良的设计。
洞察力不限于产品本身,还可以作用于企业的组织变革、社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从社会创新的角度来看,中国社会进化的趋势一直是从农村走向城市,但现在富足了的城里人退休后的愿望却是去乡下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休憩。我走访了很多村子,发现空心化非常严重,家里只剩老小,大量土地荒废。这时候就需要设计思维来驱动社会创新,把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变成两者间的双向流动,把城市的资源、观念、产业引向农村从而驱动“乡村振兴”。设计思维源于洞察,通过改良的设计,以驱动社会创新。总的来说,就是设计思维不仅能作用于产品、产业,还可以作用于社会创新这些广阔的领域。
设计立县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04
请介绍一下您一直在推动的“设计立县”项目中设计思维所起到的作用。
丁伟:“设计立县”项目我们已经推动了近十年,从2010年开始,经过了四次进化,从最初具有理想主义的构思, 历经宝应县以“四大特色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合作阶段, 以马鞍山江东设计和贵州安顺为代表的工业设计及文创产业基地阶段, 以日照工业设计中心以及长征工业设计园区为代表的城市创意生态阶段, 目前进入到以洋河工业设计研究院及邯郸成语小镇为代表的城市IP打造阶段, 设计立县计划进入4.0时期。最新的4.0阶段是典型的设计思维驱动社会创新的模式,运用设计的力量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重点就是三产融合。用工业的方式提高农业的效率,通过发展体验型农业,大幅提升其价值。
日照工业设计中心
这四次进化其实就是设计思维的进化:从最早的产品思维到系统思维,再到将设计力量融入生活、融入城市,再到设计驱动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变化。
设计立县中的“设计思维”
设计立县项目开始于苏北宝应县邀请程建新教授和我去当地的一次考察,最初只是希望能为当地产业设计一些作品,我们到当地后发现中国有大量的县城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当地有大量的产业需要设计创新,而设计创新人才都集中在大城市,很难服务于当地产业。所以我们就想发起这样一个计划,通过让城市的创意资源与乡村进行交叉协同,为当地带来观念和设计的力量,从而驱动当地产业的发展。这种整合了政府、高校、设计机构及当地力量的合作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一个设计项目的概念,而指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创新。项目已经推动了十年,而我感觉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中国还有大量需要设计力量驱动转型发展的产业。
设计立县计划已经推广到了全国十多个地区,包括宝应县、马鞍山、日照、云南寻甸、福建松溪、江苏洋河等。我们会根据各地不同的特色来制定相应的推动路线图,这也是设计思维起到的作用,它不仅作用于产品,更作用于系统、社会创新,体现了非常大的价值。这些项目地点既有相对发达的地区也有国家级贫困县,不同地区面临不同的问题,也因此而制订不同的推进方案。
设计创新带动转型升级
“设计立县”有三大服务体系,即设计+产业,设计+城市,设计+创业;“设计立县”有十大模式,分别是传统设计服务模式,战略合作模式,品牌系统创新模式,候鸟中心模式,创意基地模式,新城镇创新模式,原型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模式,创意资本模式,创意云模式;“设计立县”对于城市有六重价值,即融合产业价值,串联区域价值,挖掘文化价值,加载平台价值,加速创业价值,激活知识价值。
三大服务体系
十大服务模式
05
国内在什么时候开始提出设计思维的概念?其原本的概念有无被我们本土文化所影响发生演变?
丁伟:在十多年前国内就有设计思维的概念。IDEO当年提出“设计思维”概念的背景是设计思维已经不再是设计师的专属,而走向更广大的范畴,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共创。最早是从商业领域开始发生变化,企业家发现研究市场指向的是今天的问题,但如果你想做出伟大的作品和引领未来的产品,单纯地思考商业问题是不够的。设计师将面向四个维度的问题(两个目标和两个手段),第一个目标是用户(设计的终极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商业(设计的直接目标),两个手段分别是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而真正有跨时代意义的作品一定是面向用户和需求的,不是仅面向商业竞争的。需求又包括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社会的人。针对个体的人的需求,你需要研究人机尺度、人机交互;针对群体的人,你需要用社会学的观点去研究族群、变迁、不同时代人群的价值取向;针对社会的人的需求,要研究可持续性发展,如现在的垃圾分类就是一个大的系统和服务设计。这其中有一点很重要,从个体的人到群体的人再到社会的人,需求是在动态变化的,设计思维产生的根源就是这几个需求变化的放大,设计的对象从产品转向商业、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学生参加“设计思维”研讨会
当设计思维进入中国之后,结合中国的问题,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像设计立县、乡村振兴等,就是结合中国的产业特色,针对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对设计思维的应用。再如大量的设计师创业和设计驱动型品牌的诞生,与传统的设计服务又有很大不同,设计不再局限于服务者的角色,随着设计在产业链中权重越来越大,企业没有设计思维就难以洞察到新的商机,而设计师对用户的洞察和痛点的挖掘有天然的敏感性,对产品细节的把控也很到位,所以如今设计师创立的品牌是很常见的。这些都是设计思维在中国产生的新变化。
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像华东理工大学,我们正在推动产教融合、科艺融合,服务于地区经济、国家战略,这些都是中国版本的设计思维的落地。
华东理工大学实施“科艺融合”战略
06
您认为中国工业设计在产品创意与设计思维方面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丁伟:中国的产业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不能简单地谈不足。在很多领域我们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如信息产品、智能装备等领域,但也有大量的传统工艺和相对落后的产业,更重要的是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我认为,设计力量在先进领域的一些做法要不断下沉,提升社会对于设计创新的整体认知水平是我们设计师的重要使命。还有很多产业对工业设计的内涵和价值仍不是很了解,作为一个设计师、一名教师,推动更多人了解工业设计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每年都会有不少贫困地区的孩子通过高考到大城市来读书,但多数人毕业后都不会再回去工作,而他们对家乡是非常有感情的。以前我很希望自己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大企业,为商业创造价值,今天我更鼓励学生们到农村去,回到家乡去发展县域经济,用自己的所学所能服务于家乡,哪怕是给农产品做一个包装,为企业家提供一个设计解决方案,或是为学生上一堂设计课。用情感的纽带作知识的链接,成效非常显著,这也是我们今天的重要使命。比如在福建的松溪,我们去年做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项目叫“把设计立县带回家”,通过竞赛的形式为当地特色产业、旅游区做了很多有特色的设计。
把“设计立县”带回家
松溪文创设计作品
07
您兼具院长、设计机构创始人、国际设计奖项大满贯获得者的身份,产、学、研完美融于一身,请您谈谈“设计思维”在这您的这几个身份中发挥的作用。
丁伟:创办设计机构是从2002年开始的,至今已经17年,做了上千个项目,对中国的产业和商业的变迁有非常深刻的认知。从最开始,我们需要跟企业讲解什么是工业设计,到今天设计已经成为社会热词。早期是服务于江浙一带的出口型企业,后来是500强企业,再到中国品牌企业,时至今日更有不少客户是创业型企业。
我曾对服务过的上千个项目进行梳理,对个人作品进行了一次“历史考证”,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中国的产业是一直在变化的,与中国的宏观经济以及中国在整个世界产业格局中地位的变化是紧密相关的。大约在八年前,我本人完成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新锐奖及全球四大设计奖项的包揽。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十年前中国设计师获得一个世界级的设计奖项还是件很了不得的事情,然而时至今日,很多中国设计师拿到国际奖项,说明中国设计在整个世界设计格局中从开始的崭露头角,到现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中国设计渐渐受到世界的认同,甚至在很多领域已经处于世界前端。
在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担任院长还不到三年,观察到大学教育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在于设计教育进化的速度与社会变化的速度不匹配。社会在一年甚至六个月内就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教育体系五年甚至十年都不会有大的变化,是一个缓慢进化的过程。这就造成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的人才供给方面存在不匹配的问题。比如说,前几年交互设计发展很快,但很多学校并没有这个专业,所以很多工业设计师改行去做了交互设计,教授这个专业的老师本身也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毕业生不得不在工作中进行再学习。我的重要使命就是结合个人的背景,希望能够为设计教育做一些探索。
从人才培养的现实举措来看,如下五个维度的思考和行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产教融合”新实践,拉近大学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建立真实的问题背景,让教育和产业站在一起仰望星空;通过“科艺融合”新协同,将从0-1的科技创新,从1-100的设计创新,从100-1000的商业创新按照价值规律有效链接,跨界整合打通价值链;通过“创新创业”新探索,聚焦学生整体思考和系统把握能力的培养,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跨越,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完成学习过程;通过“知识体系”新定义,建立学生从洞察力、领导力、技术能力、思维方法等多维度的能力体系,以满足新时代对创意设计人才的新要求;通过“学科发展”新延伸,把握时代脉搏,形成新的高峰学科体系。这五个维度的创新体系的构建,有利于解决社会需求和人才供给不匹配的基本矛盾,为创意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考和新动能。
08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推出了MBA课程——“产品创意和设计思维”,您曾表示,“设计在今天已经从节点价值变成系统价值,从单纯的服务转变为驱动。而这种驱动力与驱动本身的价值,正是‘产品创意与设计思维’的课程亮点。”请您阐释“设计思维”的商业价值,以及设计师当如何培养和运用设计思维。
丁伟:设计服务于商业,关注的重点是将设计的因素注入到商业系统中,成为商业画布中的一块拼图,从而完成整个商业闭环。从这个角度来看,设计是商业系统的一个环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节点价值。在设计驱动型产业的语境下,设计从被动转向驱动,设计师成为创业的主体力量,通过整合供应链、营销等资源实现商业闭环,设计成为系统价值。今天看来无论是小米生态链企业还是大量互联网公司,设计师都是创业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创业成功的概率远远超过平均水平,因为设计师更懂用户,懂传播,设计的产品也更易用且有颜值。设计学院与商学院的合作是我们探寻“科艺融合的逻辑、触点与可能”的系统研究工作的一部分,试图重新认知设计、技术与商业的关系。
科艺融合的逻辑
科艺融合的触点
科艺融合的可能性
“设计师如何培养和运用设计思维”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设计思维”是“设计师”成为“设计师”的基本前提。
09
国内也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广设计思维,您如何看待?
丁伟:我觉得这方面的探索是很有价值的。要建设一个创新型社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众对创新整体认知的水平。在我们的小时候是没有创造力的教育的,重心全放在文化课上,传统的美术课是美学教育,关注的是如何去观察和表现。而创造力的教育是关于“问题”的,从小培养发现问题的眼睛,同时锻炼双手与头脑的配合,在完成一件作品的过程中完成学习过程。
内容的设置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考虑:第一个维度是思维方法,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充满洞察力;第二个维度是技术手段,整合技术以实现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三个维度是组织协调能力,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任何一个作品都不是一个设计师独立能够完成的,必须整合资源,调动供应链,这就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第四就是对商业的理解,对市场竞争与传播的认知,这也应该从小培养。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作为工业设计师,怎样去提升设计思维?
丁伟:人工智能未来必定会取代一部分重复性的、低端的工作,但是社会变迁会产生新的问题需要解决。设计师并不是单纯的技能型人才,我定义今天的设计师更像一个导演,按照一个脚本来整合资源,将不同的角色组织起来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整体的价值和目标。设计师的工作边界从清晰逐渐转向融合,基于此,我提出“四链融合七步创新法”。四链融合包括产品链、空间链、品牌链、服务链。四链融合理念是以服务设计为引领,串联服务触点,进而提供新场景、新产品、新品牌、新信息系统等服务,形成完整用户体验。同时需要“七步创新”作为协同,依次为:洞察——对于今天的社会、技术以及人群的全新需求,要有全新的洞察,这是观察的过程以及发现问题的过程;定义——定义观察的独特视角,包括产品的尺度、价格、空间尺度等要素,寻找一个合理的框架;开发——包含技术层面多个角度整合性开发;设计——在能用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的可用和易用;工程——将发散的设计数据化和工程化,链接设计与制造;供应链——整合供应商完成生产过程;传播——借助互联网等各种平台进行有效传播,完成从产品到商品过程的蜕变。这是在服务设计范式下的设计新规则,这些要素形成一个立体网络,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构建这个网络体系的工具,形成整合力来实现最终的价值和全链路创新的闭环。所以,未来是一种人机互助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进化和取代关系。
“四链融合七步创新”
设计思维是无形的,重点是系统地掌握和运用设计思维方法。思考任何问题都要研究人、环境、需求、技术和商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问题树,这个逻辑可以作用于产品、空间、组织、社会体系的创新。
今天设计本身及其目标对象都在放大,设计师的服务领域更宽了,工作难度也更大了,设计师要掌握好变与不变。不变的是思维方法,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态度,变的是工具和对象。设计思维是设计师应该掌握的底层的思维方法,这是“T形结构”中的横向宽度,而纵向深度是指某个行业的背景、技术、竞争及未来的可持续性。既要有横向宽度又要有纵向深度是对今天的设计师的一个全新要求。
11
请您分享几个成功运用设计思维的代表案例。
丁伟:我曾经帮助飞利浦为非洲地区设计过一款阅读灯,被媒体评为“全世界为穷人设计的十件作品”之一,设计了那么多产品,这篇报道是最让我开心的。经过调研发现,非洲地区有一千万儿童由于照明问题生活受到困扰,当地缺电现象普遍,孩子放学后没有稳定的阅读光源,我们于是设计了这款很便宜的照明设备,白天放在室外通过太阳照射充电,晚上拿到室内可以满足三到八个小时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该地区的照明问题。像这种五百强企业,会把商业价值、社会责任、技术、消费者需求等要素进行融合,背后最基础的驱动力量是问题导向的设计思维,后期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再通过商业手段放大实现其商业价值,这是比较典型的设计思维驱动创新的产品。
飞利浦太阳能阅读器
另一件获得德国红点奖的智慧照明设备“普罗娜智慧路灯”也很有代表性。在当下的物联网时代,产品从“软硬分离”走向了“软硬结合”,这款与上海经信委联合打造的智慧照明产品将微基站、LED照明、太阳能光伏、广告、新能源充电桩进行了集成,成为城市多功能的信息物理系统。这款产品值得一提之处在于,它不是企业委托的,而是政府跟设计师共同推动的。政府需要一个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物理系统节点,而路灯密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可以通过搭载微基站、信息交互屏、传感器的装置实现整体功能。我们以设计为引领整合了来自各个板块的33家单位,将各家现成的技术进行了系统集成创新,从而实现新的价值。这也是设计思维驱动的一个重要作品。
普罗娜智慧照明
当然“设计立县计划”也是运用设计思维驱动社会创新的重要实践,我们用十年时间不断进化我们的理论体系,完成十多个城市的系统建设。我们逐渐发现这个系统为城市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无论是大家对于设计观念的认知,还是将创意融入到园区、街区和城区,还是产业因为设计创新而焕发新的活力。我想这些变化的背后都是“设计思维”所带来的无形力量,或许这就是我们探讨“设计思维”的意义吧!